
希望各位朋友们能点击右上角的“关注”按钮,这样您不仅能在第一时间获得最有趣的历史故事,还能便捷地与大家一起讨论和分享,感谢您的支持!
1950年初,郑维山将军接到了一封来自河南省新县人民政府的信。这封信的到来让郑将军心中充满了疑惑:“新县?我怎么没听说过这么个地方,怎么会有人给我写信呢?是不是寄错了?”但看到信封上赫然写着“郑维山将军收”几个字后,他心中更加困惑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正当郑将军准备拆信的时候,办公桌上的电话铃突然响起,电话那头是杨得志司令员的声音,告知他有紧急工作需要商讨,要求他立刻赶赴修路现场。郑将军无奈之下,将信件放在一旁,随即乘坐吉普车匆忙离开。
两天后,郑维山将军回到家中,正巧看到妻子坐在书桌前写信。出于好奇,他问道:“你在给谁写信呢?”妻子回答:“给你老家写信。”郑维山一愣:“我老家怎么了?”妻子接着说道:“你老家来信了,快看看吧。”郑维山拿起信一看,竟是两天前的那封信。当他细读信的内容时,脸色突然变得严肃起来,连忙拿起电话拨通了杨得志的号码:“司令员,具体情况见面再说。若兵团同意,麻烦给我安排一张去武汉的火车票,四个大人、两个小孩。”杨得志听后答应了下来。
展开剩余79%第二天,郑维山将军把手头的工作交接完毕,准备启程离开时,杨得志突然拦住了他,问道:“你回家总得有个理由吧?万一彭老总问起来,我怎么答?”郑维山沉默片刻,将那封信递给了杨得志。杨得志看过之后,脸色一变,迅速表示:“你去吧,后面的事情我会处理好的!”郑维山将军便踏上了前往武汉的列车。
在火车上,郑维山将军一直沉默不语,心中反复回想着信中的内容。信中提到,新县就是郑维山将军的家乡,虽然改名后他并不认识这个地方。信的主要内容除了介绍家乡的变迁,还提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——70多名当年与郑维山一同参军的赤卫队队员下落不明,其中有些被误认为叛徒,甚至有的家属在土改过程中遭遇不公待遇。信的最后,乡亲们希望郑维山能为这些战友作证,帮助他们洗清冤屈。得知这一情况后,郑维山将军心中不禁想起了这些曾与自己并肩作战的战友,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回家一趟,给他们作证,帮助他们澄清冤屈。
到达武汉后,郑维山将军被李先念亲自接到省委招待所。李先念见到郑维山后,满怀感慨地紧紧拥抱他:“活着就好!”两人简单寒暄后,郑维山急切地说:“司令员,我能不能马上得到交通工具,我想回老家一趟。”李先念疑惑地问:“这么急着回老家,有什么事吗?明天再回吧。”郑维山摇了摇头,坚定地说:“事情紧急,不回老家我心里不踏实。”李先念点了点头,随即安排好了一切。不久,郑维山看到院子里停着一辆吉普车和一辆大卡车,卡车上装着十多袋大米和面粉,还有一个排的武装士兵。看到这一场景,郑维山有些疑惑,便向李先念问道:“这是什么情况?”李先念笑着解释:“你离开家乡多年,事情有些变化,回家路上有土匪,带着这些安全些。”郑维山敬了个军礼,感激地说:“多谢司令员,您考虑得真周到!”
一行人乘吉普车一路疾驶,经过一天的跋涉,终于到达了家乡。乡亲们得知郑维山将军归来,纷纷前来迎接。很快,新县县长刘名榜也赶到了,他热情地迎接郑维山:“可把您盼回来了!”郑维山笑着答道:“收到你们的信后,我也急忙赶了回来。”随后,刘名榜向郑维山简要介绍了新县的现状。原来,新县正在进行土地改革工作,遇到了一些棘手的问题。新县是鄂豫皖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,曾有五万多人在战争中牺牲,其中一万两千多人有名有姓。许多参加过红军的烈士,至今下落不明。特别是红四方面军和西路军的人员,许多人在土改过程中遭遇了不公的待遇,有的被误认为叛徒、逃兵。刘名榜提到,新县希望得到郑维山将军的帮助,确认当年跟随他参军的70多名赤卫队员的身份。郑维山认真听完后说道:“这70多名赤卫队队员大多数来自泗店区,当年我们都在红一营,王树声领导我们,后来我调到总部,再后来去了红30军。他们大部分都留在了红10师,后又编入红25军。具体情况可以向王树声了解,我可以肯定,编入红30军88师的干部战士没有一个叛变的。”
刘名榜听后,立即总结道:“您的意思是,所有88师的战士,其家属都应按烈属对待。至于个别负伤后回家的战士,在上级没有明确决定前,可以按伤残军人对待。”郑维山将军点了点头,表示同意:“对,就这么处理,如果出现问题,我负责。”刘名榜也表示同意。
处理完这些事情后,郑维山来到父母的墓前,双膝跪地,恭敬地磕了三个响头。接下来的几天,郑维山深入烈士家属中,了解了家乡的变化,见到了不少乡亲,并向他们表达了关怀。由于军务繁忙,郑维山不得不离开家乡,返回部队。
在武汉时,李先念再次接待了郑维山。两人交谈中,郑维山向李先念详细汇报了自己在家乡的所见所闻:“我已经与新县和红安县的同志打过招呼,凡西路军下落不明的人员,土改时,家属一律按革命军人家属对待。”李先念点了点头,表示赞同:“我也与王树声沟通过,他还没有落实。几天后,我会去红安、麻城、新县转转。”郑维山则提醒道:“可以去转转,但要注意,这不仅是红四方面军、红30军的问题,湖北省的情况更加复杂。”两人聊了会儿,吃了顿饭,郑维山便乘上了返回北方的列车。
正是在郑维山将军的积极努力下,这一事情得到了妥善解决!
发布于:天津市旺润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